• 全國服務熱線:400-675-6758
    新聞資訊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新聞資訊 > 中心新聞

    威斯騰生物聯合中國抗癌協會腫瘤代謝專委會網絡學術沙龍系列講座第十一講

     為了配合疫情防控的要求,同時滿足學術交流的需求,威斯騰生物聯合中國抗癌協會腫瘤代謝專委會,以線上學術報告代替線下活動,每周一次專題講座,為大家帶來不一樣的學術盛宴!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代謝專委會是在王紅陽院士主發起下籌備成立的,主要聚焦腫瘤代謝特征性改變的理論基礎及其對腫瘤發生發展、疾病演化、腫瘤免疫微環境形成的機制研究,與腫瘤代謝對腫瘤精準診治和治療轉歸的影響等,將搭建腫瘤代謝學科的專門平臺,引領和帶動腫瘤代謝研究水平的提升和學科發展,提升國內在相關研究領域的整體水平與國際地位,推動相關研究人員的學術交流和自主創新。中國抗癌協會腫瘤代謝專業委員會是一個跨專業、多學科協作的??祁I域,涉及到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病理生理學、免疫學、生物信息學、分子影像與功能像學、輻射生物學、生物能學和臨床腫瘤學等多個學科。

     此次網絡學術沙龍系列講座由威斯騰生物聯合中國抗癌協會腫瘤代謝專委會主辦,第一講已于6月14日開講,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8月23日的《組蛋白修飾對話與腫瘤發生》,由來自清華大學的李海濤教授將向大家分享。

             1威斯騰生物聯合中國抗癌協會腫瘤代謝專委會網絡學術沙龍系列講座第十一講.png

           李海濤,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1993-1997年山東大學微生物系本科,1997-2003年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分子生物物理學博士。2003-2010年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博士后、高級研究科學家,2010年回清華大學任教、2016年晉升為長聘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為表觀遺傳學,先后鑒定并闡明了包括PHD、YEATS、ZMYND11、ADCP1、SETD2和ALKBH1等表觀調控元件發揮功能的生化結構基礎,揭示出相關分子識別與催化事件在細胞分化發育及腫瘤發生中的作用。目前在包括Nature, Cell在內的期刊發表學術論文或綜述80余篇(通訊作者50余篇),引用8000多次。先后獲得國家杰出青年基金、中國腫瘤青年科學家獎、普洛麥格細胞生物學創新獎、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人類前沿科學計劃(HSFP)青年研究員基金獎、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獎、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清華大學學術新人等榮譽或獎勵?,F任中國遺傳學會表觀遺傳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細胞生物學會染色質生物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基礎醫學專業委員會及基因調控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腫瘤代謝專業委員會委員,以及《遺傳》副主編和STTT,Transcription,Clin Epigenetics等期刊編委。

           李海濤教授系統講解了其研究團隊在組蛋白修飾與腫瘤調節領域的研究工作。李教授首先介紹了組蛋白變體H3.3第31位絲氨酸磷酸化在刺激誘導型快速轉錄延伸過程中標志性調控作用。組蛋白H3.3是一類保守的組蛋白H3變體,其氨基端第31位殘基為絲氨酸,主要參與染色質動態活動調控,在轉錄、DNA損傷修復和有絲分裂等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團隊發現刺激誘導產生的組蛋白H3.3S31磷酸化修飾富集在基因體區,既促進了SETD2的H3.3K36三甲基轉移酶活性,也拮抗了ZMYND11延伸共抑制功能,從而使得刺激誘導基因的轉錄延伸能夠快速進行,從表觀層面更好的響應與適應環境刺激。此外,與李丕龍教授的合作研究還發現多價H3K9me3/CD相互作用驅動形成的LLPS是細胞中異染色質形成的關鍵作用力。

    2威斯騰生物聯合中國抗癌協會腫瘤代謝專委會網絡學術沙龍系列講座第十一講.png

     第12次的分享將在2020年8月30日早上9:00--10:30進行,來自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的魯明副研究員將向大家分享《乙酰輔酶A代謝與腫瘤轉移》,趕緊關注起來吧!

    3威斯騰生物聯合中國抗癌協會腫瘤代謝專委會網絡學術沙龍系列講座第十一講.png


    台湾佬中性中文娱乐网